一、课程建设情况       
         《大学体育》课程,共108学时,8学分,开设四个学期,第一学期以田径运动和基础体能为主,第二至四学期根据各系专业班级特点择选球类运动、武术、瑜伽等项目实施教学,可结合教师专业特长和学生兴趣爱好开展体育选修课程。

二、教材使用情况

        《大学体育》主要使用由田刚、闫俊峰、符谦的《体育与健康教程》,该教材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为“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互联网+教育改革新理念教材。内容含体育文化、球类运动、田径运动、武术等。该教材具有易学、易用、实用、好用的特点,可作为职业院校学生的体育教材。

教材封面

三、课程标准

bg_logo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

基础教学部

2024年8月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要

课程名称

大学体育

课程学分

8学分

课程代码

25009321

课程学时

108

课程类型

公共基础课

理论学时/实践学时

8/100

适用专业

所有专业

开课单位

贵州农业职业学院

编制人

田芳

审核人


二、课程性质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大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三、课程目标

(一)素质目标

(1)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

(2)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

(3)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

(4)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5)了解我国优秀体育运动员,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二)知识目标

(1)体验运动乐趣,掌握1-2项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能独立制订适用于自身需要的健身运动处方,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观赏水平;

(2)积极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发展自己的运动才能,在某个运动项目上达到一定等级的运动员水平,能参加有挑战性的野外活动和运动竞赛;

(3)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4)发展学生个性,培养竞争意识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三)能力目标

(1)掌握保健与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锻炼的能力;

(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3)树立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以及自控自律的优良品质。

四、课程设计

(一)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体系和课程内容

根据多维健康观和体育学科的特点,借鉴国际体育课程发展经验,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了课程目标体系以及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为各地区和学校制订课程实施方案以及教学计划提供明确的指导,保证学生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

(二)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划分学习水平

《标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将高职的学习划分为两级水平,并在各学习领域按水平设置相应的水平目标。水平大一年级、大二年级、大三学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考虑到学校和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性,《标准》在各个领域设立水平,作为高职学段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性学习目标,其他学段的学生也可以将高一级水平目标作为本阶段学习的发展性学习目标。

(三)更具可评价的原则设置可操作可观测的学习目标

为了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学习评价的可操作性,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出了具体的、可观测的学习目标。特别注意将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两个方面的学习目标设置成容易观测的行为表征,帮助教师更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和评价,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态度、心理品质和社会行为。

(四)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保证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在确立课程目标体系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学校制定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和教学计划时,应从师资队伍、场地器材、学生体育基础等方面的实际出发,选编适宜的教学内容。农村学校体育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应特别注意开发与利用各种实用的课程资源,确保课程的正常实施。

(五)根据课程学习目标和发展性要求建立多元的学习评价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程建立了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多元学习评价体系,要求对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进行综合评价,提倡在以教师评价为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重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主动性、积极性及自我评价能力。

五、课程内容

表1:教学内容与要求

项目(单元)

任务(节)

知识内容与要求

技能内容与要求

素质(思政)内容与要求

参考学时

理论

实践

合计

田径

田径运动

基本了解走跑类项目、跳跃类和投掷类项目。知道科学参加田径锻炼的原则,积极参加田径类运动并养成良好的田径锻炼习惯。认识田径运动对身体、心理 健康和社会适应的价值

让学生熟练掌握走跑类项目、跳跃类和投掷类项目的技术理论和技术环节。了解田径运动中出现的创伤、扭伤的简易处理方法。掌握田径运动的体能训练的各阶段计划和实施的基本内容。

培养吃苦耐劳及顽强拼博精神,阳光自信积极向上态度。

2

20

24

篮球

篮球运动

移动、运球、传球、接球、进攻防守等

掌握各种传、运、接发球及进攻防守等的基本技术

培养吃苦耐劳及团队协调合作的精神

2

26

28

排球、足球

排球、足球运动

发球、垫球、传球、扣球、拦网、进攻防守及足球中踢球、接运、抢、头顶球、守门员等

掌握排、足球的各种基本技术及战术

培养吃苦耐劳及团队协调合作意识及爱国主义情怀

2

26

28

武术

武术运动

通过学习使学生积极参与武术健身运动,并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武术健身运动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武术运动的鉴赏能力;武术基本动作、二十四式太极拳

掌握各种手型、步法及套路技术,提高学生协调性,锻炼心肺功能。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了解中国武术文化的精髓及爱国主义情怀;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自觉通过武术健身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武术运动中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能够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2

26

28

其他项目





2

26

28

六、教学方法

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是由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组成的,其中实践部分占大多数。

主要运用的教学方法:

(一)理论方面:

(1)现代化教学方法(多媒体):此方法能通过图、文、影、音等多角度、较全面的讲授理论知识;

(2)讲授法:通过教师个体的提炼和组织,个性化的讲授内容;

(3)提问法:根据所学内容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目的;

(4)案例法:通过各种案例或结合自身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可使学生更加形象的接受内容。

(二)实践方面:

(1)指导法

语言法:是体育教学中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指导学生学习,达到教学要求的方法。

直观法:是体育教学中通过一定的直观方式,作用于人体感觉器官、引起感知的一种教学方法。

完整法:是从动作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连续地进行教学和练习的方法。

分解法:是从掌握完整动作出发,把完整的动作按其技术结构分成几段或按身体活动的部位分成几个部分,逐段或按部分进行教学和练习,最后完整地掌握动作的方法。

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法:是教师为了防止和纠正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动作错误所采用的方法。

(2)练习法

游戏练习法:是以游戏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

比赛练习法:是在比赛的条件下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

综合练习法:是根据练习任务的需要,综合运用某些练习法的特点而组成的一类练习方法。

循环练习法:是根据练习任务的需要选定若干练习手段,设置若干个相应的练习站(点),学生按规定顺序、路线和练习要求,逐站依次循环练习的方法。

重复练习法:是根据练习任务的需要,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反复进行练习的方法。

变换练习法:是根据练习任务的需要,在变换条件下进行练习的方法。

七、教学团队

基础教学部现有专职体育教师9名及兼职教师6名,其中研究生上学历8名,双师型教师4名。团队专业素养高、技术技能精,一直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团队。

八、教学条件

(一)师资要求

本课程需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且熟悉田径、篮球、武术、排球、足球等专业领域的双师型教师至少各1名。

(二)场地设备要求

本课程需要田径场1块、足球场2块、篮球场8块、羽毛球场8块、排球6块以及各种器材设备等,满足学生正常上课要求。

(三)实训场所要求

为了保证理论与实践训练密切结合,本课程需要学院教学场地若干。

九、教学资源

(一)教材选用

教务处提供的国家规划教材《高职体育与健康》,武文强、尹军,书号ISBN 978-7-115-52480-5  , 2019年11月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高等职业院校新形态通识教育系列教材。

(二)参考资料

1.《体育与健康教程》,主审:熊伟,主编:田刚、闫俊峰、符谦,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为“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互联网+教育改革新理念教材。

2.《体育与健康》(南方版),郑厚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08,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三)资源开发

表2 教学资源一览表

资源类型

资源名称

数量

基本要求及说明

基本教学资源

教学教案

1(套)

每个教学任务配备1个教案

教学课件

1(套)

每个教学任务配备1个课件

教材

1本

体育与健康教程》,主审:熊伟,主编:田刚、闫俊峰、符谦,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十、教学评价

(一)教学评价思路

知识目标评价: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掌握运动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了解如何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技能目标评价:以实操为主要考核方式,通过学生单人技能展示来判断学生技能掌握情况,做出最后的成绩评定分。

素养目标评价:通过学生课程学习过程中对于体育活动中心理健康的作用和身心发展的关系的认识;以及如何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及团队合作的关系;学会体育活动中调控自身情绪以及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通过优秀运动员故事的学习,激发出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与强烈感。

(二)评价内容与标准

表3课程考核表

序号

考核类型(可选项)

考核方式(可选项)

成绩占比

1

现场考核

技能

占 40 %

4

平时表现

例如:出勤及其他

占 60 %

合计

100%